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动态 > 国内财经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2-0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着眼点。

  央行研究栏目12月8日发布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的理论文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发展格局转型是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的。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过程以金融资源的流动为载体,因此在转向发展新格局的进程中,金融发挥着引领性的重要作用。

  陈雨露强调,要坚持金融供给侧改革战略方向,以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体系集成创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特别是需要加强问题导向,通过集成创新,综合支持头部创新型企业,完善科技战略博弈过程中的融资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引领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回顾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大革命与金融之间的关系,陈雨露指出,以现代商业银行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革命为第一次工业大革命提供了大资金支持,以现代投资银行为特征的第二次金融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重构了资本基石,以创业投资体系为特征的第三次金融革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缔造了新的推动力量。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赋予了金融业新的历史责任,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业集成创新将成为第四次金融革命的突出特征。 ”陈雨露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认为,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的发展奠定了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便利了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有效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满足大众创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跨境贸易、全球供应链及服务业发展。

  然而数字技术的应用没有改变金融本质和功能属性,金融风险也不会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而凭空消失。对此,陈雨露强调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此外,要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控和金融信息保护,做好新技术金融应用风险防范。加强金融科技监管顶层设计和审慎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

  同时,不少专家提醒,要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隐私泄露、数字鸿沟等问题应予以关注。

  完善中国特色科创金融体系

  陈雨露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科创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按科技创新生命周期规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对于科创金融体系建设,李扬强调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对比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市值前十名公司的结构来看,在美国,市值最大的前10家公司包括苹果、微软、亚马逊、脸书等在内的7家信息技术公司、2家现代消费企业和1家医疗保健企业;而中国市场中的前十大上市公司分别为2家酒业企业、7家传统金融企业和1家传统资源业企业。

  “资本市场应该在引领整体经济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李扬强调,应从多方面入手建立上市公司优选机制,其中,科创板已经试点注册制,这是建立选优制度的重要起点。

  陈雨露还指出,要加快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创业投资机构体系。多渠道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主板、科创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功能,畅通创业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

  为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金融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陈雨露还提出,以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支持绿色发展,发展产业链金融。

  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人身险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已完全取消,外资股东资质要求不断放宽;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已给予外资国民待遇;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配套的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不断完善。

  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打乱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节奏。今年以来,惠誉成为继标普之后第二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评级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等外资金融机构已实现对其在华合资证券公司的控股,美国运通在我国境内发起设立的合资公司取得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中,中国债券已先后纳入彭博巴克莱和摩根大通指数,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也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外资投资中国债券的热情持续增强。

  陈雨露强调,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优化内陆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人民币使用的便利化程度和接受度,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网站)

资讯动态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
Copyright © 2003-2019 河南省金融产品网络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18018号 电话:0371-69158308 邮箱:hnstrzxh001@163.com
地址:郑州市商务外环路20号海联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