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动态 > 国内财经 >

"宝宝"3季掘金:热捧优质短融 防协存调政策

来源:中国证券网 时间:2014-07-23

  与诞生之初大比例配置银行协议存款的情况不同,下半年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在配置方面更加注重平衡性。“宝宝”基金经理普遍预期,三季度货币基金的同业存款政策将面临较大调整,收益率亦持续下行,对货币基金的运作带来影响;而与此同时,目前短融收益率依然处在相对高位,与融资成本相比还有不小的套利空间,一批资质优良、信用风险小的品种受到基金追捧。

  [配置观察]

  协存配置临考

  对于众多互联网货币基金来说,随着监管气候的转变,“超配”协议存款的“主流打法”正在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监管加强,银行同业业务增长速度放缓,对协议存款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减少,协议存款利率可能在9月底之前都会在低位徘徊。”挂靠众禄现金宝的银华货币基金表示。

  在基金经理看来,由于动了银行的“奶酪”,提前支取协议存款不罚息这项优惠政策面临较大变数,这对体量庞大的“宝宝产品”的投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接活期乐的嘉实货币基金预期,三季度货币基金的同业存款政策将面临较大调整,将对货币基金的运作带来复杂和深远影响,“投资者要重点关注这方面的政策”。

  “未来一个季度,伴随各项微刺激政策的落实和执行,预计货币市场将总体维持中性偏松格局,但考虑到监管层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继续规范,存款类资产的收益率长期来看可能难以维持在较高水平。”天天理财宝的富国天时货币基金表示。

  除了政策的变数,流动性的宽裕也使得协存收益率持续下降,货基此前“奇高”的收益率目前已回落到4%左右的水平。

  “虽然经济底部温和回升,但由于我们判断货币政策一般会相对滞后,因此整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中枢有望继续维持低位。”工银现金宝挂钩的工银瑞信货币基金表示:“协议存款收益率曲线会继续陡峭化下行。”

  入驻京东小金库的鹏华增值宝判断,在经济低迷、需求不振的条件下,社会通胀压力整体可控。在这种宏观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可能保持中性偏宽松,定向调控可能进一步发力并成为常态,预计资金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

  更加注重短融和逆回购类的资产配置

  事实上,上半年基金经理已经开始有意识去尝试分散化投资。从二季报情况看,由于利率水平较同业存款具备明显的优势,基金经理更加注重短融和逆回购类的资产配置。

  上线活期通的华夏现金增利表示,6月份开始,鉴于短期融资券相对优势有所上升,本基金增加了对短期融资券的配置;富国天时货币基金在短融配置上也较为灵活,二季度抓住利率下行机会配置了部分短期利率债和短期融资券,以提高组合整体收益率。

  统计显示,二季度短融收益率跟随基准利率下行,高信用等级之间的利差有所收窄,短融受到各种类型投资需求的青睐,1年期高评级的AAA级短融季末收益率4.73%,较年初的5.21%下行48bps,成为市场争相追逐的主流品种。

  广发钱袋子挂钩的广发货币基金也表示,二季度重点增配短期融资券来拉长久期,获得良好的资本利得收益。“预计下半年央行仍然会维持适度宽松的政策,货币市场利率不会大幅波动,将适当配置高收益短期融资券”。

  不过,在基金经理看来,配置短融并非“万全之策”,下半年信用风险的提升使得短融收益率面临分化,需要仔细甄选。

  “目前短融收益率依然处在相对高位,与融资成本相比还有不小的套利空间,因此会受到货币基金的追捧,收益率具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银华货币基金表示:“但是,今年以来信用事件不断发生,因此低评级短融收益率可能会出现分化,资质较差的品种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登陆微信理财通的汇添富全额宝基金提醒,由于外围信托产品已出现多起大额的风险事件,下个季度要更加注重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由信用风险衍生的资金面压力和流动性风险,在严防信用风险的前提下,择机加大短融的配置比例。

  [银行VS宝宝]

  银行理财产品VS互联网“宝宝”

  进入7月,2014年已经走完了一半,很多人都对自己上半年的投资理财状况进行了一个盘点。纵观理财市场,由于股市的振荡,许多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更为稳健的理财方式上。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和黄金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理财产品缓慢下行且季度效应不再那么明显,互联网宝类产品一路跌跌不休,“理财神器”的光环似乎有所破灭,而黄金经历了去年的熊市,到年中时表现却有所上涨。那么,进入下半年,大家口袋里的闲钱又应该投向何处?(信息时报)

  [互联网理财激战]

  互联网理财蛋糕诱人 进入激战期

  互联网理财产品在过去一年可谓是风生水起,席卷了无数用户。

  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称,截至2014年6月,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为6383万,使用率为10.1%。

  这意味着每10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在使用互联网理财产品。有专家认为,在各类互联网理财产品激战的同时,投资者的理财习惯也在渐渐改变,变得更加理性与谨慎。

资讯动态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
Copyright © 2003-2019 河南省金融产品网络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18018号 电话:0371-69158308 邮箱:hnstrzxh001@163.com
地址:郑州市商务外环路20号海联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