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动态 > 国内财经 >

金融要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发力

来源:未知 时间:2021-06-29

      6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推进“双创”,培育更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经营的市场主体。从“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到“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始终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点。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但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预期上升,给市场主体造成了一定影响。帮助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帮扶措施。进入6月份,宏观政策更是频频聚焦于市场主体,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金融支持不可或缺。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作为,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围绕市场主体发力。截至4月底,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贷款余额1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稳步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下一步,持续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金融业应保持惠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精准做好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市场主体的支持,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

  市场主体稳定发展,需要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畅通。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的‘链主’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培育和壮大各类市场主体,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正在凸显。下一步,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金融业要抓住产业链上核心企业这一关键主体。具体来看,一方面,要在全产业链金融上“布好局”,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在产业链核心企业上“落好子”,为关键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进入新时代,市场主体加速创新,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近年来,我国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其中跨境电商规模5年增长近10倍,有力促进了外贸转型升级。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未来,金融业应抓住新业态这片“蓝海”,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研究,尤其要加大对疫情发生以来展现出巨大潜力的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包括跨境电商、新型健康业、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现代物流、教育服务等领域支持力度,进一步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小微企业是市场主体的基础。具有“小而美”特点的中小微企业是保市场主体的重要对象,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主要受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不仅给大中制造企业带来压力,也给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少困难。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纾困中小微企业的政策举措,放宽市场准入、实施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强调,要继续发挥金融机构作用,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降低成本,促进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中小企业成长壮大。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底气,未来,金融业既需要加力,更需要增效。

  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相关政策应精准高效,做到从根上“浇水施肥”。对企业来说,减税降费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措施,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去年全年已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同时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帮助中小微企业复元气、添动力、强活力。未来,金融业应进一步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合理降低中小微企业账户提现手续费、转账汇款手续费、刷卡手续费等,把该降的费降到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发展。

  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下一步,还应大力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着力加强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款等服务,确保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入中小微企业。来自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16.8万亿元,同比增长32.5%,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627万户,同比增长28.9%。总体来看,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从小微企业占有的信贷比重来看,小微贷款占比远低于小微企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如果将债券融资、股票融资、信托融资等考虑在内,小微企业实际占有的金融资源比重还会降低。因此,对于困扰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来仍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下一步,金融机构应着眼于构建服务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更好实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支持中小企业释放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上亿市场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仍面临着不少掣肘,金融业要把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促进其进一步恢复元气,进一步增强活力和内生动力,以金融“活水”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网站)

资讯动态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
Copyright © 2003-2019 河南省金融产品网络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18018号-1 电话:0371-69158308 邮箱:hnstrzxh001@163.com
地址:郑州市商务外环路20号海联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