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动态 > 河南财经 >

发挥主力军作用 助力精准化扶贫

来源: 时间:2016-07-20

 

发挥主力军作用 助力精准化扶贫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扶贫工作纪实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全省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扶贫工作的部署,充分发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坚持服务于“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创新金融扶贫服务方式,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优化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走出了一条具有农信特色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道路。
破解难题重引导
全省农信社为切实抓好金融扶贫这一重点民生工程,不仅成立了各级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部分行社还专设扶贫事业部门,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扶贫工作难题。为找准金融扶贫支持对象,省农信社加强与省扶贫办的战略合作,将农信社金融资源优势与扶贫办精准扶贫信息优势相结合,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大大提升金融扶贫工作效果。为探索金融扶贫有效路径,省农信社结合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推进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实验区建设有关工作部署,不断深化金融创新、强化金融惠农,落实支持现代农业主办银行制度,进一步提高县域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为突出金融扶贫工作重点,全省农信社积极参加省扶贫办和人行郑州中支联合开展的“小额信贷推广年”、“扶贫开发百千万”活动,共支持扶贫开发“百千万”融资项目2593个,发放企业及农户贷款52亿元。与此同时,省联社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县级行社把“三农”信贷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将更多资金投向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大对民生工程的资金支持,集中力量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
信贷扶贫重投入
全省农信社牢守支持“三农”市场定位,充分发挥网点、规模优势,将信贷支农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加大信贷营销投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截至2016年5月底,全省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565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5086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达89.89%;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68亿元,占各项贷款的47.15%。在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同时,向53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及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投放贷款余额1842.89亿元,发放的各类专项扶贫贷款11.39万笔、金额145.81亿元,支持贫困村3073个、贫困户10.58万户,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6.14万户、贷款余额11.07亿元。通过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带动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如栾川农商银行,自2010年以来,发放各类扶贫助困贷款3.6亿元,扶持该县58个贫困村7200余户。截至2015年末,首批扶持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中有21个村和1.2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贫困户已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定点帮扶重实干
在全力满足农村、农户基本生产生活信贷需求的基础上,省农信社组织开展定点帮扶工作。2010年以来,省农信联社将郸城县丁村乡陶店村确定为定点扶贫对象,从机关选派干部进驻该村,并通过邀请专家传授种植技术、引进优质水产品种、引导农户投资种养殖业等措施,帮助该村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省农信联社还建立了专项账户,筹集帮扶资金90万元,用于解决该村教学设施等实际困难和问题。2016年以来,省联社对口联系第一书记派驻村兰考县谷营乡谷西村,制定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机关各部门确定了“一对一”、“一对多”贫困户和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关系,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与此同时,以打造“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示范县”为契机,将民权、郸城、商水、新蔡、确山5个县作为全省农信社支持扶贫开发示范县,突出扶贫开发重点领域,探索建立了符合贫困地区特点的金融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新模式,推出了一批有特色、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积累了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经验。
分类帮扶重服务
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位,全省农信社围绕发展扶贫产业、帮扶贫困群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扶贫工作重点,从细化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一是支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撬动脱贫。如兰考农商银行主动上门与禾丰牧业公司接洽,利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支持,即按照县财政缴存担保金的10倍限额,向围绕该公司的1000户养鸭农户授信5000万元,用于鸭棚建造。鸭棚建造由禾丰牧业统一规划设计,并进行培训、技术指导、防疫,管理、供给鸭苗和饲料,肉鸭出栏由禾丰牧业统一收购。实现了扶持一个骨干企业,帮助一批农户脱贫的乘数效应。此外,该行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2015年支持兰考县五农好食品公司贷款500万元,直接带动附近200名贫困户在该企业就业,快速走上脱贫致富路。二是支持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带动脱贫。如浉河联社通过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带动210多户农户平均年收入增长8000多元。如淅川联社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对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4650万元,发展丹江鱼、香菇、桑蚕等特色产业,带动1700多个贫困户增收致富。支持厚坡镇国辉芦笋专业合作社200万元,带动村民发展芦笋1500余亩,产品出口韩国和日本,村民人均增收1300多元。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就业”扶贫模式,重点支持福森药业等18家企业,联结生产基地50万亩。支持福森药业集团建成3万亩金银花基地,带动周边17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结合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加快脱贫。部分县级行社创新推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等各类新型担保方式。如平桥区联社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质押,向河南华湘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发放贷款500万元,带动当地近850名农户脱贫致富,实现果品销售收入1800余万元,利润总额530万元。
精准帮扶重协同
扶贫更要脱贫,在济贫帮扶的过程中,农信社主动加强与扶贫办、妇联、团委等有关部门联系,共享支持贫困群体名录,并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体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如潢川联社与县妇联对接,向后者推荐的贫困妇女发放“电子商务创业小额贷款”172笔、2800万元。如淅川联社与扶贫办结合,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采取“贷款+项目+贴息”帮扶模式,先后发放扶贫贴息贷款856笔4741万元,帮助983户贫困户发展香菇、中草药、养殖项目脱贫致富。与县委农办、财政局对接,对新型社区困难户发放3-5万元财政贴息贷款,先后为厚坡、饶西等9个乡镇16个新型农村社区1167个贫困户发放贷款5110万元。与人社局、妇联对接,通过“下岗工人再就业”、“巾帼信用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等扶贫创业贷款品牌,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4360万元,妇女创业贷款5360万元,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6400多万元,帮助1700多个贫困人口实现再就业或创业致富。
普惠发展重质效
为把金融扶贫落到实处,全省农信社把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提升金融服务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并以深入推进“三大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金融扶贫工作质效。一是深入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不断优化网点布局,增加ATM、POS等金融机具布放,加大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建设,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将基础金融服务向村组延伸,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5月底,全省农信社共设立营业网点5281个、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8633个、惠农支付服务服务10252个,布放自助设备7473台、POS终端108868台、金燕自助通12528台,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提升至53.82%,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大部分行政村,很多地方的农民,足不出村便可办理存取款、转账、查询等业务,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大大改善。二是大力实施阳光信贷工程。在信贷服务大厅设立公示牌,将办贷条件、办贷流程、监督方式等内容予以公开,并在主要营业网点通过LED显示屏、多媒体机等滚动播放展示,与此同时通过传单彩页、微信公众平台、网页等媒介主动宣传营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评议,进一步滋养公开、透明、文明的办贷作风。三是积极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以“金燕快贷通”等创新小额信贷产品为载体,加大贷款营销投放,增加富民惠农支持力度。截至5月底,全省农信社“金燕快贷通”用信户数达到30.07万户,用信余额383.72亿元。与此同时,不少县级行社因地制宜,先后设计推出一系列支农、惠农贷款品牌,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如兰考农商行针对不同行业产业客户群体特点,进一步丰富信贷产品种类,充分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研发出“惠员通”、“银圆梦”、“银保诚”、“周转贷”、“POS贷”、“商户贷”、“车族贷”、“汽贸贷”等近20个信贷产品,深受客户好评。西峡农商行创新推出“果贷通”绿色产业贷款品牌,向猕猴桃种植大户发放贷款1.2亿元。汝南联社研发了“机贷通”产品,为农机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台前农商银行积极开办“社区贷”品种,发放该类贷款1.47亿元,帮助800余户农民家庭实现了城市梦。
资讯动态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
Copyright © 2003-2019 河南省金融产品网络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18018号 电话:0371-69158308 邮箱:hnstrzxh001@163.com
地址:郑州市商务外环路20号海联大厦 邮编:450008